<acronym id="zyqqr"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<meter id="zyqqr"><input id="zyqqr"></input></meter>
            <object id="zyqqr"></object>

              1. 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人文菏澤  > 正文

                中秋憶爺爺

                作者: 因心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2-09-14 10:02

                因心

                又是一年中秋日,凝望著皎潔的圓月,想起了圓圓的月餅,更想起常給我月餅吃的爺爺。

                我家是個大家庭。爺爺、奶奶有8個兒女,20個孫子孫女。在眾孫子孫女中,爺爺最疼愛的是我,有好吃的也總是給我留著。如今爺爺已離世34年,每當兄弟姐妹們談及此事,仍然嫉妒不已,說爺爺偏愛我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偏愛我,大概有兩個原因。首先,多數老人都有偏愛弱小的習慣。父親是爺爺最小的孩子,且家境困難,爺爺疼愛父親并延續到我身上,也在情理之中。而且,我天生體質差。據母親講,我出生時弱小得像只老鼠,誰見誰搖頭,都說難成人。后來,雖然活了下來,但多年貧血,營養不良,體質虛弱,一天到晚懶洋洋的,走路從這邊歪到那邊,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。吃飯也特別尖饞,好食物沒得吃,粗饃飯沒胃口,是一個不讓大人省心的主。小學時,我像半死不活的秧苗,連大聲讀書的力氣都沒有,只能歪著頭斜趴在課桌上默讀,所以時至今日也不善表達。由于天生柔弱,大家都很憐惜我,爺爺更是對我偏愛有加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偏愛我的另一原因,是我愛學習、成績好。我體質差,干活常常偷懶,偷懶的最好借口就是學習。誰知無意插柳柳成蔭,本來是借學習偷懶,后來竟真愛上了學習。除一年級懵懵懂懂度過外,二年級后成績一直名列前茅,在眾兄弟姐妹中更是佼佼者。這是最讓我引以為自豪,也是最讓爺爺高興的事情。特別是小學校長曾對爺爺說,我將來一定能考上重點中學,更是讓他很有面子,興奮了許久,對我的寵愛也更深了一層。

                那時,爺爺住村西頭,俺家住村中間,盡管距離不近,但我去得很勤。上學前、放學后、星期天、節假日,有事沒事總愛往爺爺家跑,幾乎每次都能得到爺爺的打賞——給點好吃的。

                說是好吃的,其實就是饅頭、包子、燒餅、面泡、炒花生、水果糖、月餅、點心,甚至含大豆面較多的雜面饃而已。這些看似極其平常的食物,在當時都是難得的美味。那時,溫飽問題尚未解決,吃頓白面都是奢侈,多數家庭只有過節才能改善一下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人緣好、威望高,看望他的人自然就多,兒孫們、鄰居們偶爾改善生活,也都不忘給他送些。這些美味,爺爺舍不得獨享,就留些給孩子們,我便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家有兩間平房,里間是臥室,外間是門廳兼廚房,中間屋梁上懸掛著一個饃籃,有好吃的都放在里面。每次到爺爺家,我就斜靠在門框上,默不作聲地注視著饃籃。爺爺心領神會,不等我開口,便問:“小,餓了吧?我給你拿東西吃?!边@是我們爺孫倆特有的默契,其他兄弟姐妹一般享受不到這種待遇。

                有時候,幾天不到爺爺家去,爺爺便到俺家來。撫摸著我的頭問:“小,咋沒去西地(西地,指村西頭爺爺家)?”接著,便從口袋里掏出用干凈手絹包裹的吃食給我。有時還有更大驚喜——給五分或一毛零錢,讓我買鉛筆本子用。因此,每次見到爺爺都格外開心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知道我愛吃月餅、點心,每年中秋的月餅、春節的點心都精心給我留著。上初一時的一個周末,爺爺來我家說:“小,幫我拉豆葉去”。那時的農村,不僅缺吃少穿,而且燃料也短缺,大豆收割后,都會把豆葉收集起來拉回家做燃料。到了爺爺家,還沒干活,爺爺給了我一個月餅。那天下午,我用地排車拉了三趟豆葉,拉一趟賞一個月餅,一連吃了4個,真是過足了癮。事后想,爺爺哪是讓我去干活,分明是賞我吃月餅才對。這種習慣爺爺一直延續到離世前。

                后來,我上了高中、大學,離家越來越遠,與爺爺見面也越來越少,但爺孫倆的感情卻與日俱增。每次回家,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爺爺。大二暑假,為讓爺爺開心,我特意邀女友一起回家。爺爺見她文靜、秀氣、懂事,又是大學生,就格外開心,特意掏錢給我,讓我好好款待。后來母親說,爺爺對我女友特別滿意,希望能早日成為他孫媳婦。遺憾的是,沒等我結婚,他老人家卻離世了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高大魁梧,精神矍鑠。他一米八多的個頭,直到離世前眼不花,耳不聾,背不駝,半尺長的花白胡須飄蕩在胸前,走到哪里都格外引人注目。他愛干凈,盡管整日忙于農活,但衣著整潔,屋里院里一塵不染。他習慣戴一頂黑色六瓣瓜皮帽,身著黑色長褲和白色盤扣粗布衫,下穿廣口千層底布鞋,腰間別著一桿玉嘴銅鍋的旱煙槍和一個黑色的煙絲袋。閑暇時,他常取出煙槍,在煙鍋上按一捏煙絲,用火柴點上,便微閉雙眼,意味深長地細品起來。那神態平和優雅,怡情享受,令人羨慕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是普通農民,沒有讀過書,也講不出太多大道理,但他公私分明,處事公道,主張正義,在村里威望很高,大隊小隊都信賴他。生產隊有菜園時,他是護菜員;生產隊有瓜園時,他是護瓜員;生長隊打場時,他是護場員;村里有了矛盾糾紛,他又是義務調解員。特別是遇到難調處的矛盾,只要他一出面,很快就能化解,即便雙方沖突打破了頭,經他說和也能化干戈為玉帛??傊?,只要集體需要,鄰里需要,他都義無反顧,盡心盡力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溫和慈祥,心地善良,和睦四鄰,一生中沒有與別人發生過爭吵。老爺爺在世時,家里開過油坊,在本村和周邊村雇過一些幫工。爺爺視幫工為親人,誰家有困難都會施以援手,對本村鄉鄰更是如此。所以,爺爺在遠近村有很好名聲。小時候,到周邊村辦事,一聽說我們是彭莊姓時的,都會給予熱情照顧,向我們詢問爺爺的情況,轉達對爺爺的問候。這讓我們格外自豪!

                聽父親講,爺爺出殯那天,本村和周邊村上千人為他送行,這在農村是罕見的大場面。我當時在省城讀書,家人沒通知我,未能送爺爺一程,成了我最大的遺憾。為此,我埋怨了父親很久。

                爺爺離世前,飲食起居非常規律,每天都到地里干一些輕便農活,割一籮筐青草,回家喂羊。一天,他突然給父親說身上無力,懶得動彈。父親立即送他去地區醫院看病。醫生檢查后說,爺爺沒病,是器官自然衰竭,不會有痛苦,建議回家靜養,并盡量滿足老人家的心愿。大家問爺爺是否不適?有啥心愿?爺爺說沒有什么不適,就是沒力氣,想吃幾口西瓜。那時,反季節西瓜極少。在家的堂兄弟們全部出動,分幾組騎車到菏澤城滿大街尋找西瓜,最終買到了西瓜,滿足了爺爺的心愿。不幾天,爺爺安詳地閉上了雙眼。

                聽父親講,爺爺臨走前問到了我,問到了他曾見過的我的女友,那是他未了的心愿,也是他一直的牽掛。我結婚后,和愛人第一時間祭拜了爺爺,以告慰他在天之靈。

                從我記事起,沒見爺爺吃過藥、打過針,也沒有什么病痛或身體不適的情形。爺爺終年84歲,在當時的農村已是罕見的高壽,無疾而終更是人生最圓滿的修行,是當之無愧的福星、壽星。許多人說,爺爺一生圓滿,是他的修為,更是他積德行善的福報。這一點我深信不疑。

                雖然爺爺已過世34年,但每年中秋,我都會想起爺爺,想起月餅,想起那個懸掛在屋梁下的饃籃子。每次想起,都感到周身溫暖,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親情的力量、善良的偉大、人性的光輝!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       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                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
               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,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欧美亚洲国产一区,无码的黄A在线观看,亚洲性生活免大片